找到相关内容420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文化的中国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黄梅东山寺的山门上,镌刻着弘忍大师两位高徒的呈师偈(佛经中的唱词)。神秀的偈文是:“身是菩提树,明镜。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的偈文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翻一翻《中国佛教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通史》,都将双偈写入其中。诸多史籍如此青睐,可见其历史地位多么显赫。 偈文的历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5859827.html
  • 渐入佳境——说“顿渐”

    楞严经》说:“理以顿悟,乘悟并销,事以渐除,因次第进”。但“理”从来就是从“事”中而得,可见顿渐本来就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正如神秀的“身是菩提树,明镜;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偈诗,主张渐修而悟。而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在神秀的偈诗上而写成的。可以说,没有神秀的偈子也就没有慧能的偈子,没有神秀的渐悟也就没有慧能的顿悟,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巨人...

    泽道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0559931.html
  • 禅宗六代祖师及其建树简介

    。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时神秀呈偈云:“身是菩提树,明镜,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口诵一偈,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本来...“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就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之意。关于“顿悟”。他的解释是:自从本已来空寂者,是顿悟。即无所住是顿悟;今于顿中立其渐者,即如登几层之,要藉阶渐,终不向渐中而立渐义。又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3360923.html
  • 何处有尘埃——慧能

    弘忍讲法。8个月后的一天,弘忍召集全寺僧众,要每人写一偈(佛经中的唱词)。当时弟子中学业最佳并以当然的继承人自居的神秀在墙上作了一首偈:  身是菩提树,明镜,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这里的...曰:  菩提本树,明镜亦非,  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  在慧能看来,人们觉悟佛性而成佛,根本就不需要长期修行。弘忍对慧能的偈十分欣赏,认为他才真正领悟了禅宗真义,决定将慧能定为继承人。于是,他...

    余秋雨 徐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0961828.html
  • 刷牙习惯与受戒戒体

    提出“身是菩提树,明镜,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心性偈”。如此,我们则可期待“牙净则心净”,“心净则国土净”。希望大家能作好牙齿保健,不要等到牙齿坏光、掉光了,变成像“牙齿本无树,牙龈亦非...“三番观想”的力量纳受戒体,建立起菩提、引发菩萨行。  所谓“三番观想”,是当第一次念受戒文时,作第一番观想︰万法全部转变成善法。对象是遍法界所有或亲或冤的众生与各类或顺或逆的境界。当心境翻转时,万...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52763032.html
  • 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

    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  陈寅恪  神秀、慧能传法偈,《坛经》诸本及《传灯录》等书所载,其字句虽间有歧异之处,而意旨则皆相符会。兹依敦煌本《坛经》之文,分析说明之。  神秀偈曰:  身是菩提树。明镜。时时勤拂拭。莫使  有尘埃。  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佛性常清净。何处  有尘埃。  又偈曰:  是菩提树。身为明镜明镜本清净。何处  染尘埃。  敦煌本《坛经》偈文较通行...

    陈寅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5764019.html
  • 佛教与中国古代诗歌

    、慧远、鸠摩罗什所作示法偈、喻道偈就属此类。而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禅宗六祖慧能的示法偈。慧能本不识字,在听完神秀所作偈“身是菩提树,明镜,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后,他口述一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的交往既广且深。诗人在诗中多有赞颂之词。李白《赠僧崖公》:“江渍遇同声,道崖乃僧英。说法动海岳,游方化公卿。”白居易《赠草堂宗密上人》诗云:“口藏宣传十二部,照耀百千灯。”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

    纳光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1666469.html
  • 佛教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吗?

    只有充分准确揭示众生之真性,才能使众生通过修学,从戒入手,逐步通过以戒启定,以定发慧的次第,由“伏道”上升至“断道”,达到“明镜”的境界,明心见性,回归“真性”。这种觉悟的境界,世人有不信者,有...通过修学,达到心态的平和与心理的健康之目标。此目标无法实现,则更高层次的修学成就,均属枉谈。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对于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保护生态,其意义将是十分显著的。只有平和的心态,才会呵护...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1766866.html
  • 陕西安康宁陕县古刹简介

    载:“在厅西六十里。”今为宁陕县皇冠乡六祖坪(鹿子坪)复兴寺。俗传禅宗北宗创始人神秀未显时,在此出家修行,后投五祖弘忍门下为上座,以“身是菩提树,明镜,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表示对佛教...陕西安康宁陕县古刹简介   [ 作者:李厚之 张会鉴‘  宁陕县古刹简介  净土寺(晋)在宁陕县广货街一带,《宁陕厅志》:“厅北三百里蒿沟内,昔有净土树一株,三月开花桃花,八月结实状粟,壳中皆...

    李厚之 张会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1167668.html
  • 何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偈文是:“身是菩提树,明镜,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说,修行佛法,要在日常生活中小心检点,不断修持,妨身口意之恶业,永保清净之心性。弘忍见到神秀的偈颂,对大家说:依此修行,可使人不堕三恶...反对神秀所说。神秀把身体看作是“菩提树”,把当成是“明镜”,从正面肯定了事物是存在的,这就是主张“有”了,从而违背了般若“缘起性空”的原则。另一方面,神秀强调“尘埃”的存在,也就是把世间可染之物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0268133.html